非道路交通事故犯罪特点是什么样的
非道路交通事故犯罪特点是:
1.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无论是交通运输职员还是非交通运输职员都可以构成此罪;
2.犯罪的主观方面是行为人是过失,而不是具备主观故意;
3.犯罪的客观方面,要对别人导致了如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的后果。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本法中下列用语的意思:
(一)“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辆通行的地方,包含广场、公共停车点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合。
(二)“汽车”,是指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
(三)“机动车辆”,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职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与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汽车。
(四)“非机动车辆”,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与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水平、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五)“交通事故”,是指汽车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料之外导致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2、非道路交通事故犯罪案件的追诉时效
找法网提醒你,非道路交通事故犯罪案件的追诉时效要结合行为人触犯的具体罪名的法定最高刑进行剖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假如二十年将来觉得需要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非道路交通事故犯罪要如何处置
非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置,应当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讲解》规定确定,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或者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者导致公共财产或者别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分别根据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等规定定罪处罚。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另有规定的,根据规定。